很多朋友購置了二手車后第一時間便開始搜集各式的汽車養護用品,認為汽車養護用品很重要。一些年頭較長公里數較長的二手車車主更是對其趨之若鶩,實際上汽車養護用品有很多都是雞肋。今天城關叉車中國叉車網和大家一起把雞肋找出來,保衛您的錢包。
雞肋一:能除車內異味的“光觸媒”
很多二手車內飾、座椅都是重新做過的,在二手車市場增加點配置、換個真皮座椅以賣個好價是常有的事。但這里面的問題也很明顯:車內異味嚴重。刺鼻的異味時間長了會出現頭昏腦脹、眼睛酸痛的狀況。于是“光觸媒”橫空出世,聲稱這是納米技術的高科技能解決異味問題。
其實“光觸媒”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它只是一種一種納米級的金屬氧化物材料,較為常用的是二氧化鈦。要讓它起作用,只有在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才會有除異味效果。套用某電影臺詞“要是沒有光呢?”“絕對沒效果!”問題的矛盾點在于很多汽車的貼膜都是隔熱膜,紫外線被阻擋了很大一部分,效果嘛不言自明。
另外一點,“光觸媒”一般被做成噴霧的形式,長時間使用后會在車內留下白色的斑點。
雞肋二:抗磨損產品達到零機油效果
二手車買來,由于之前已經開過一段時間很多車主擔心金屬磨損程度大導致愛車性能、安全受到影響,于是某些抗磨損產品出現用來彌補此處的市場。更有夸張的宣傳說能達到“零機油行駛”,剩下更換機油的費用。
汽車機械的摩擦是一個復雜的現象,目前從國際上看,主要從改善油性和金屬表面兩個角度去解決這些問題問題。金屬表面處理比如通過氮化加工,提高硬度而摩擦性來達到抗摩效果。
這里重點城關叉車中國叉車網提醒一下各位車主,無論您是新車還是二手車,在您使用這種產品出現問題后4S店是不會解決的。
雞肋三:無厘頭的高科技節油產品
有的二手車年頭長導致的后果就是倆字:費油。車主們想盡省油的辦法也無濟于事,這就給那些無厘頭的節油產品鉆了空子。
在汽修市場、汽車美容店、汽車用品超市熱賣的“高科技”節油產品,品牌非常雜亂,很難判斷哪些產品是大廠家生產的,哪些產品是小廠家生產的,而且質量更是參差不齊,更不乏有投機取巧之輩作出一些魚龍混雜的事,把產品效果夸大。
“將納米材料添加到橡皮管內,聚集的油分子團被擊碎變成單個的油分子,能促使燃油進入氣缸時與空氣充分混合進而達到完全燃燒。”
“利用紅外線技術改變汽油分子鍵和激活氧分子,能達到助燒和節油的功效。”
電視直銷的魔抓終于伸向汽車行業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上面的宣傳語破綻百出。例如第一條,納米不是能量,怎樣能達到助燃的效果?另外能量之間的轉化是有損耗的,無損轉化豈不是和永動機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