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里積攢灰塵、油污和一些看不見的致病菌,不但散發出讓人聞了很難受的刺激性氣味,而且車內污濁還影響乘坐舒適感,對安全駕駛和健康形成很大威脅。 開車預防“駕車綜合征” 據城關叉車steering knuckle了解,國外一項研究發現,車內污染造成大約65%的人在開車時會出 現頭暈、犯困、咳嗽等現象,不少人還會感到壓抑、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這些癥狀統稱為“駕車綜合征”。 而由駕車綜合征所引發的交通事故遠比長時間疲勞駕駛、酒后駕駛引發的事故發生率要高得多,如果長期待在這種受污染的車內空氣環境中,對人的健康傷害非常大。 特別是春天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期,受污染的車內空氣對呼吸系統有很大危害,尤其是車在行駛過程中處于門窗關閉狀態,車內的乘客之間就會出現病菌交叉傳染的可能,特別容易引發支氣管炎、鼻炎、肺炎,甚至還有可能導致肺癌,而且這些污染對兒童和婦女的影響更大。 別讓空調搞壞空氣 如今,汽車里裝的空調越來越講究了。但是,空調對車內的空氣質量影響特別大,如果空調不夠衛生,車外新鮮的空氣在經過空調進入車內時,把空調里的灰塵、細菌、病毒都帶進車里來了。 給空調清潔消毒,可以用專門的空調清洗劑。馳耐普美容養護中心養護專家明德先生介紹說,清洗的時候要啟動引擎,并把空調固定在外循環擋上,放入空調清洗劑,讓風扇轉動10—15分鐘,然后再清洗灰塵濾清器處,各種細菌和污物會隨著排水管流出車外。 春天要勤開窗通風,上車之前,打開車窗或開啟外循環通風設施。不要在封閉門窗的狀況下長時間行車,更不要在封閉的車內睡眠或長時間休息。開空調的時候,盡量用車內外空氣交流模式,避免長時間使用車內自循環模式。但遇到堵車嚴重的地段時,或跟隨尾氣排放可能超標的車輛時,不妨把空調調到車內自循環模式,開窗的車輛最好暫時關閉車窗。 把角落里的細菌清出去 對車里空氣的消毒最簡便、最有效的就是開窗通風。如果想清潔得更徹底的話,可以在車里沒有人的情況下,用紫外線燈照射,也可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劑、84消毒液等進行噴霧、擦拭消毒。但是別忘了,消毒后一定要用清水擦干凈,去掉殘留的消毒劑,避免對車內設備的腐蝕和對人身體的傷害。 特別要注意的是,容易藏污垢的細小地方千萬別忽略。比如坐椅、地毯、門把手、頂篷、方向盤、儀表盤等。 噴灑空氣清新劑的做法對徹底除菌是無濟于事的,最好是每隔半年、一年就徹底清潔消毒一次。 新車通風防毒氣 車主們對新車的裝飾已越來越講究了,但是新車的裝飾材料釋放出的有毒氣體對人的傷害卻常常被忽略。一般來說,裝飾材料釋放的有毒氣體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等。
最好的方法就是新車裝飾之后先“放風”,每天都有1-2小時的時間把門、窗都打開,持續一周左右的時間,在空氣流通的狀態下把毒氣排干凈;蛘,利用光觸媒技術祛除車里的異味,分解有害物質,殺滅細菌病毒。 為了清除由裝飾材料帶來的異味,不少人用空氣清新劑或香水放在車里試圖來掩蓋。其實,香味只能遮蓋材料刺鼻的氣味,并不能改變有毒氣體的濃度,更無法消除危害,而且一些低檔的化學性香料反而會加重污染。所以,在駕駛新車的前6個月內,最好在行駛時把車窗打開,以防止健康受到威脅。
|